美女中文网 91wx.com,1627崛起南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些油,拨亮了灯芯,然后换了一壶才沏好的热茶,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。
李奈写完之后继续翻看报纸,这第二版是他最喜欢的内容,关于民团战事的连载报道。从七月开始的这一系列的连载已经有十几期,内容主要是来自今年上半年于福建海峡爆发的澎湖战役。虽然这场战役从作战强度来说其实并不算太激烈,不过由于战地记者的文笔出众,对于战争过程的描写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,因此这个连载也是大受好评。据说从连载发布以来,《快报》的销量就逐月增加,而且还有继续上升的势头。
李奈最初看了两三期之后便对这个连载着迷了,还试图通过自己在海汉高层的关系私下联系作者,以便能从对方手里直接买到写好的稿子,免得每一期看完都得等上十日才能看到后续的故事。不过驻广办的何夕直接明了地让他死了这份心思,因为执笔者是海汉民团驻闽指挥官钱天敦的未婚妻罗舞丹,不管李奈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,试图联系身份特殊的作者肯定都是不妥的行为。
李奈也自然不会傻到为此而引火上身,当下赶紧就打消了念头。不过这倒是没有影响他对于这个连载的喜爱,新的一期出来之后甚至要读上好几遍才能过瘾。
今天这期也书接上回,讲到十八芝接连派出两支船队与海汉舰队殊死缠斗,但其目的却不是为了阻止海汉舰队攻击马公港,纯粹只是为了拖延时间,好让岛上的海盗部队及家属能有时间撤离当地而已。当李奈看到海汉舰队最终还是慢了一步,放跑了十八芝主力的时候,忍不住也是为此而扼腕叹息。不过他肯定想不到海汉军方其实多少有点放水的嫌疑,为的是将十八芝驱赶向日本列岛的方向逃亡,以便今后能够找到一个合理对当地动武的借口。
两支齐装满编的海汉舰队在海战中是什么样的情景,李奈通过连载的文字描述加上自己的脑补,倒也可以将当时的作战场景勉强拼凑个七七八八。他虽然是文人出身,但对于这种壮怀激烈的战争场景也是十分向往,只可惜除了当年的李家庄之战,他就没有再次亲临战场观战的机会了。
故事在海汉先头部队登陆马公港滩头时戛然而止,尽管知道战事已经快要到了尾声,但李奈还是感觉意犹未尽,希望这个连载能再长一些。但想想等待后续的痛苦,李奈又觉得这连载尽快了结也不是坏事,免得让人整日牵肠挂肚地放不下。
李奈目光转向下一版,全是密密麻麻的豆腐块文章,内容基本都是外来商家在本地招募员工的启事。三亚开埠之初,人力资源倒是比较便宜,不过随着这里的日渐繁华,消费水平也一天天赶上了广州,加上本地多数居民都是已经入籍海汉的归化民,并不会轻易失业,且收益要比大明百姓更高,因此外来商家在本地雇佣员工的价格也是跟着水涨船高起来,需要有一技之长的岗位,薪酬水平甚至已经超过了广州。
李奈在这里面也找到了自家的招募启事,“福瑞丰”在本地的办事机构需要招募两名熟悉******交易模式的“项目经理”——这个词还是李奈从海汉人那里学过来的。具体的要求是“通晓海汉法律法规,熟悉大宗货物的基本行情,有相关工作经验、海汉籍、懂番语者优先”,而开出的薪酬也很有竞争力,每月三十两银子作为底薪,根据业绩享受一定比例的提成,表现优异者最快一年便可升职分店掌柜,并可享受由“福瑞丰”出资报名的高级经理人培训进修课程。
李奈自己也旁听过这个课程,的确是有不少的“干货”,不过他当时听的课可是由施耐德主讲,内容质量非常高。二如今位高权重的施耐德,大概根本就没有闲工夫再去职业培训学校里讲课了。类似这样的进修课程,施耐德顶多能在开班的时候露个脸,讲课的一般都是他以前带的徒弟、助手或秘书之类的人物了。
李奈继续翻看后面的内容,版面上就是广告居多了。目前的三亚港已经不是海汉作为独家供应商,南来北往的海商们会运来各种货物,而本地及其低廉的交易税又不断地催生更大的交易规模。在市场扩大到商人们已经无法通过吆喝来进行宣传的时候,选择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就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效率的新办法。
从最开始的新奇到后来的习以为常,《快报》上刊登的广告所涉及的行业也是越来越多,内容也是越发的花样百出。比如这一期的广告版面就有一家酒楼的广告十分醒目:新店开业,免费就餐!
再看下面的内容,只要有兴趣的食客于某日至某日间持这份报纸莅临酒楼,就有机会在结账时获得当桌全部消费免单的待遇,每日将公开抽出五名幸运儿,而没能抽中大奖的食客,也同样可以按消费金额的十分之一获得打折代金券,算下来也相当于是九折结账了。
不想可知,一定会有不少老饕会去这间新店碰碰运气,虽然可能只有几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的机会,但对于喜欢将希望寄托在抽奖上的人来说,几十分之一在开奖前就等同于百分之百了。
当然了,要在广告中占据最醒目的位置,这家酒楼所付出的广告费估计也不是小数目。前次“福瑞丰”的商栈为了在本地脱手一批广州运来的水果,也在《快报》上做过同样位置的广告,结果卖完水果的利润只能堪堪抵消了广告费用而已。当然了,这对于广告主“福瑞丰”来说仍然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,因为要是没有做那个广告,这些水果大概就只能全都砸在自己手里了。
些油,拨亮了灯芯,然后换了一壶才沏好的热茶,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。
李奈写完之后继续翻看报纸,这第二版是他最喜欢的内容,关于民团战事的连载报道。从七月开始的这一系列的连载已经有十几期,内容主要是来自今年上半年于福建海峡爆发的澎湖战役。虽然这场战役从作战强度来说其实并不算太激烈,不过由于战地记者的文笔出众,对于战争过程的描写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,因此这个连载也是大受好评。据说从连载发布以来,《快报》的销量就逐月增加,而且还有继续上升的势头。
李奈最初看了两三期之后便对这个连载着迷了,还试图通过自己在海汉高层的关系私下联系作者,以便能从对方手里直接买到写好的稿子,免得每一期看完都得等上十日才能看到后续的故事。不过驻广办的何夕直接明了地让他死了这份心思,因为执笔者是海汉民团驻闽指挥官钱天敦的未婚妻罗舞丹,不管李奈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,试图联系身份特殊的作者肯定都是不妥的行为。
李奈也自然不会傻到为此而引火上身,当下赶紧就打消了念头。不过这倒是没有影响他对于这个连载的喜爱,新的一期出来之后甚至要读上好几遍才能过瘾。
今天这期也书接上回,讲到十八芝接连派出两支船队与海汉舰队殊死缠斗,但其目的却不是为了阻止海汉舰队攻击马公港,纯粹只是为了拖延时间,好让岛上的海盗部队及家属能有时间撤离当地而已。当李奈看到海汉舰队最终还是慢了一步,放跑了十八芝主力的时候,忍不住也是为此而扼腕叹息。不过他肯定想不到海汉军方其实多少有点放水的嫌疑,为的是将十八芝驱赶向日本列岛的方向逃亡,以便今后能够找到一个合理对当地动武的借口。
两支齐装满编的海汉舰队在海战中是什么样的情景,李奈通过连载的文字描述加上自己的脑补,倒也可以将当时的作战场景勉强拼凑个七七八八。他虽然是文人出身,但对于这种壮怀激烈的战争场景也是十分向往,只可惜除了当年的李家庄之战,他就没有再次亲临战场观战的机会了。
故事在海汉先头部队登陆马公港滩头时戛然而止,尽管知道战事已经快要到了尾声,但李奈还是感觉意犹未尽,希望这个连载能再长一些。但想想等待后续的痛苦,李奈又觉得这连载尽快了结也不是坏事,免得让人整日牵肠挂肚地放不下。
李奈目光转向下一版,全是密密麻麻的豆腐块文章,内容基本都是外来商家在本地招募员工的启事。三亚开埠之初,人力资源倒是比较便宜,不过随着这里的日渐繁华,消费水平也一天天赶上了广州,加上本地多数居民都是已经入籍海汉的归化民,并不会轻易失业,且收益要比大明百姓更高,因此外来商家在本地雇佣员工的价格也是跟着水涨船高起来,需要有一技之长的岗位,薪酬水平甚至已经超过了广州。
李奈在这里面也找到了自家的招募启事,“福瑞丰”在本地的办事机构需要招募两名熟悉******交易模式的“项目经理”——这个词还是李奈从海汉人那里学过来的。具体的要求是“通晓海汉法律法规,熟悉大宗货物的基本行情,有相关工作经验、海汉籍、懂番语者优先”,而开出的薪酬也很有竞争力,每月三十两银子作为底薪,根据业绩享受一定比例的提成,表现优异者最快一年便可升职分店掌柜,并可享受由“福瑞丰”出资报名的高级经理人培训进修课程。
李奈自己也旁听过这个课程,的确是有不少的“干货”,不过他当时听的课可是由施耐德主讲,内容质量非常高。二如今位高权重的施耐德,大概根本就没有闲工夫再去职业培训学校里讲课了。类似这样的进修课程,施耐德顶多能在开班的时候露个脸,讲课的一般都是他以前带的徒弟、助手或秘书之类的人物了。
李奈继续翻看后面的内容,版面上就是广告居多了。目前的三亚港已经不是海汉作为独家供应商,南来北往的海商们会运来各种货物,而本地及其低廉的交易税又不断地催生更大的交易规模。在市场扩大到商人们已经无法通过吆喝来进行宣传的时候,选择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就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效率的新办法。
从最开始的新奇到后来的习以为常,《快报》上刊登的广告所涉及的行业也是越来越多,内容也是越发的花样百出。比如这一期的广告版面就有一家酒楼的广告十分醒目:新店开业,免费就餐!
再看下面的内容,只要有兴趣的食客于某日至某日间持这份报纸莅临酒楼,就有机会在结账时获得当桌全部消费免单的待遇,每日将公开抽出五名幸运儿,而没能抽中大奖的食客,也同样可以按消费金额的十分之一获得打折代金券,算下来也相当于是九折结账了。
不想可知,一定会有不少老饕会去这间新店碰碰运气,虽然可能只有几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的机会,但对于喜欢将希望寄托在抽奖上的人来说,几十分之一在开奖前就等同于百分之百了。
当然了,要在广告中占据最醒目的位置,这家酒楼所付出的广告费估计也不是小数目。前次“福瑞丰”的商栈为了在本地脱手一批广州运来的水果,也在《快报》上做过同样位置的广告,结果卖完水果的利润只能堪堪抵消了广告费用而已。当然了,这对于广告主“福瑞丰”来说仍然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,因为要是没有做那个广告,这些水果大概就只能全都砸在自己手里了。